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安徽中心勇当头雁 和美包河谱写新章!

安徽中心勇当头雁 和美包河谱写新章

时间:2025-05-29 07:42:34 来源:高清mv 作者:{typename type="name"/} 阅读:575次

  现在滨湖新区成为展示安徽城市形象的安徽新窗口(徽州大道王墩段)。陈安云/摄

  昔日杨树林蝶变成国家森林公园

  全省首个智慧农贸市场——康园农贸市场

  德国青少年感受大圩葡萄

  全市最大的中心城市阅读空间

  华东四大综合交通枢纽——合肥南站

  中国特色商业街——罍街

  全省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集聚包河

  每天,随着无数列车的勇当停靠,南来北往的头雁全国乘客都将脚步或者目光停留在合肥南站,这座华东地区重要的和美交通枢纽,就将“家”安在合肥市包河区。包河

  从经济总量“全省第一”到五个全国“百强区”的谱写华丽转身,从滨湖引领到“一体三翼”的新章协同发展,从保护生态到城湖共生、安徽人水和谐的中心绿色发展……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合肥市包河区始终保持“一盘棋、勇当一颗钉、头雁一团火”的和美优良作风,奋力干事创业。包河

  如今,谱写包河区以“千亿城区”为目标,以“头雁工程”为抓手,谋好发展第一要务、扛好党建第一责任,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,推动包河加快迈入“高质量发展、高品质建设、高效率治理”新阶段。

  敢为人先从“全省第一”到“全国百强”的“三级跳”

  改革开放特别是“十八大”以来,包河区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,不断刷新颜值、提升品质,从经济总量“全省第一”到综合实力“全省第一”,再到全国百强区,包河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“三级跳”。

  近年来,随着城区的转型升级,包河区牢记“第一”和“中心”意识,创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“包河模式”,努力把示范引领的大旗举得更高,综合实力也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。

  在不断开拓奋进的征程上,包河区并没有因为“全省前列”而止步不前,而是进一步拉高标杆,对标发达地区,在经济上跨越赶超。

  日前,《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8》正式发布,包河区在全国692个市辖区综合考评中,一举包揽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”“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”“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”“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”“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”5项荣誉,且位次全面提升,标志着包河贯彻落实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发展成果显著,区域发展呈现“高质量”的蓬勃态势。

  在包河,敢为人先是一种根植在血液里的基因,而在“敢为人先”精神引领下的“改革+创新”则为包河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,也成为包河经济发展步履铿锵的密码。

  规划“一轴七区”的滨湖卓越城就是包河敢走新路的硕果之一,还未建设就招来粉丝无数,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三院、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合肥研究院、国轩新能源中央研究院、微软双创、甲骨文等研发创意项目先后落地,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签约落地,有望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,也成为滨湖卓越城的重磅项目。

  目前,规划面积491平方公里的滨湖科技城正式公开招标,作为其中的一部分,包河区把握滨湖科技城的契机,加快创新平台建设,着力打造合肥乃至全省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。

  滨湖引领区域统筹发展一路高歌

  曾经有人做过一项调查,如果你有朋友来合肥,你会向他推荐哪些必去的合肥景点?环巢湖大道成功拔得头筹。的确,这条大道串起了牛角大圩、滨湖湿地森林公园、巢湖等诸多美景,成为滨湖新区建设发展的一个“黄金点”。

  2006年,滨湖新区启动建设,也拉开了城市建设的框架,合肥开始向南扩张,成功实现从“环城”到“环湖”的嬗变。经过十多年的建设,滨湖新区逐步成为一个基础设施较为完备、社会事业初具规模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、人气逐渐汇集的新城区。

  包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区坚持“滨湖引领”战略,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文化融合发展,打造为金融服务的产业和为产业服务的金融,要素资源更加富集,集聚效应加速释放。目前,包河区金融商务等新兴产业呈爆发式增长,全省首个“金融小镇”开工建设,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已集聚中、农、工、建、交等400余家大中小金融和类金融机构。

  这十几年来,包河区发展突飞猛进,滨湖引领功不可没。为了继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,该区高质量推进“一体三翼”统筹发展机制,以包河经开区为主体,淝河片区、骆岗片区、滨湖卓越城片区为“三翼”的区域发展核心板块。

  如今,淝河片区综合改造启动,城乡接合部即将完成华美“蝶变”;滨湖卓越城生态规划编制完成,一个全国生态新城样板很快展现在市民面前;骆岗片区完成全球招标,定位打造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。

  在“一体三翼”机制加速发力的同时,包河区全面启动老城复兴,激发老城活力,促进新老城区协同发展,同时,立即启动乡村振兴项目,努力打造让市民魂牵梦萦的胜地。

  创新治理居民畅享十五分钟贴心服务圈

  在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琼临居委会,工作人员不拿一分钱工资,也不坐班,最大的“工作”就是带着居民参与楼组自治、邻里互助、民主协商等各类活动。2013年2月,滨湖世纪社区成立之初,就突破传统街居管理体制,探索“大社区”治理模式,合肥市首个街道级大社区诞生于此,将管理服务资源下沉到大社区一级,居民可以享受到更便捷更贴心的各项服务。

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度重视社会治理问题,包河区致力于在社会治理中“吃螃蟹”,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。

  继滨湖世纪的“大社区”模式之后,包河区首创社区“两级中心”,以构建社区15分钟综合服务圈为目标,按照1500米与500米的服务半径建设社区“两级中心”:“社区中心”与“睦邻中心”,实现社区办公、娱乐休闲、公共卫生、老年福利、群众体育、文化教育等八大服务功能,从根本上补齐城市管理短板,让居民生活更舒心。

 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不改变,为人民服务的方式却在不断创新。为了破解“看得见的管不着、管得着的看不见”这一城市管理难题,2016年,包河区在方兴社区探索“大综管”模式,通过城市管理力量的整合,把城市管理与社区治理融为一体,管理的成效加速释放,得到中央综治委的充分肯定。

  记者了解到,目前包河区以方兴“大综管”模式为基础,推动全区大共治平台建设,将各项职能集中在一个平台上,全面探索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新路径,更精简、高效,让城市更加有序温暖。

  生态立区绘制包河“水”“绿”新画卷

  巢湖北岸,合肥东南迎风口,包河区襟“五河”而带“一湖”,独特的地理区域也赋予了包河区不一样的发展路径——城湖共生、人水和谐。作为合肥市唯一临湖城区、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区域和主阵地,包河区下最大力气保护生态环境,深入实施“生态立区”战略,全力做好“水”和“绿”两篇文章,走出一条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道路。

  2017年12月18日,包河区申请建立的安徽合肥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(试点)通过国家林业局公示,而这也是巢湖沿岸获得的第七个“国字号”生态品牌。

  在最美的环巢湖16.8公里黄金湖岸线上,东大圩、大张圩、牛角大圩三颗“明珠”璀璨生辉,大湖生态、湿地森林、四季花海、特色小镇等景观层出不穷,成为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标杆和示范,塘西河公园、金斗公园、方兴公园等“城市绿肺”,成为市民最爱去的地方。同时,包河区对辖区所在的东大圩、大张圩、牛角大圩生态农业区域进行保护提升,打造森林茂密、瓜果飘香的都市田园,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。

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。近年来,包河区坚持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发展理念,大力推进“城区园林化、城郊森林化、道路林荫化、社区生态化”,打“绿色牌”、走“绿色路”,高标准推进绿化大会战、公园提升、水岸绿廊、“两型”社区绿化等工程,滚动推进生态建设与开发。

  共享发展居民收获满满幸福感

  每天清晨,周业海都在小区的健身广场上活动筋骨,这位在船上生活了30年的“老渔民”成功上岸后,享受到了更安逸的生活。

  “我们康园小区里很多人以前都是巢湖边的渔民,自从回迁后,我们离船上岸,现在大家都叫我们‘新市民’。”周业海和老朋友们每天最喜欢聚在小区里的群众大舞台,一边聊家常一边听戏、看演出,“不仅吃饱穿暖了,精神上也更满足了。”

  回迁小区的治理一直是很多地方的难题,然而,在康园小区,既有操作性强的刚性制度约束,又有文化引领,通过软环境来潜移默化施加影响,治理难题迎刃而解。

  每年春天,都会有无数的工作岗位送到回迁居民家门口;每一个安置房交付使用时,停车位、幼儿园、菜市场等配套一应俱全,文化活动丰富多彩,回迁居民幸福起舞……用包河区相关负责人的话说,在包河区,最美的建筑是学校,最好的地块用来安置居民。

  民生是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最直接的晴雨表。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包河区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,着力改善民生,统筹做好教育、就业、收入分配、社会保障、医疗卫生等各领域民生工作,提高民生福祉,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  比如,率先试点家庭医生签约,“健康包河”取得新进展;“十二五”期间,先后完成城中村、棚户区改造项目27个,建设复建点28个,累计安置群众近5万人;在全省率先成立教学集团和教学联盟,实现学校之间的课程、师资、管理、文化等资源共享,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……

  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、改善民生,市民的“钱袋子”是最直观的体现。今年上半年,包河区社会民生事业投入资金20.7亿元,占财政支出的80.3%,同比增长27.6%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.6万元、增幅9.9%,增速跑赢GDP,老百姓共享包河发展的成果。

  文化富民文创高地加速崛起

  走进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紫竹苑小区内的半亩方塘阅读空间,书香浓郁,环境清雅,孩子们埋头翱翔在书海中,还有不少市民也在汲取知识,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。

  同样在包河区包公街道雨花桥社区,雨花书院阅读空间以其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、丰富的图书、宽敞的阅读空间,赢得无数附近市民的芳心。

  文化点亮生活,包河创意无限。近年来,包河区以打造全省“文化第一强区”为引领,率先把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点之一,聚焦广播影视、数字出版、创意设计、创意休闲娱乐等产业,积极搭建文化产业发展新平台,走出了一条具有包河特色的“文化强区”之路。

  安徽首个创意文化产业战新基地、省部合作共建的国家唯一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、安徽唯一的“文创小镇”罍街、全省唯一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基地……在巢湖之滨,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,一座文创高地正在加速崛起。

  在包河,文化产业不再是“遥不可及的梦想”,而是“触手可得的幸福”,文化富民的理念深入人心。近年来,包河区不断加大文化设施投入,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,文化惠民工作扎实有效推进,比如加快建设“两馆一场”和7个阅读空间、举办好各类群文活动、持续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等,让市民的“脑袋和腰包一起富起来”。

(责任编辑:{typename type="name"/})

相关内容
  • 一片二片免费看,在线视频资源探索与剧情介绍
  • 北控男篮季前赛1胜2负
  • 2024世界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青岛站开赛
  • 斯诺克00后球员首杆147 来自中国球手范争一
  • 耻辱の抵押妻日本剧情解析与在线观看指南
  • 内蒙古举办青少年体育嘉年华法律大讲堂
  • 北控男篮季前赛1胜2负
  • 伊万下课“箭在弦上”,谁会接盘?
推荐内容
  • 真实人气故事,免费在线观看,精彩不容错过
  • 北京体彩精彩亮相服贸会
  • 盛李豪夺男子10米气步枪冠军
  • 第一届女足亚冠联赛武汉赛区开票
  • 被部长驯服的下属妻子,剧情与在线观看指南
  • 国羽球员女双、混双、女单项目成功夺冠 “00后”王祉怡扛起女单大旗